第422章 主线(感谢蓝哥的花花)_官场风云:从拯救祁同伟开始
话本小说 > 官场风云:从拯救祁同伟开始 > 第422章 主线(感谢蓝哥的花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2章 主线(感谢蓝哥的花花)

  “因为我们台的这档节目,主打的就是直击生活痛点。

  让一些暂时不能解决,因为权限无法解决,以及无人解决的社会难点难题,在节目中,在社会的监督之下有所改善。

  爸,我敢这么,只要你肯做这档节目,咱们父子二人把这档节目做好,五年之后,你就是咱们汉东的省委书记。”

  高育良站在原地,听着高古给他画大饼都要气笑了。自己儿子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糊弄了,

  这档节目做不好还好,要是真的做得好了,他高育良还想当书记?做梦吧!开什么玩笑!恐怕到时候他高育良出家门都要心在会不会有人在背后用砖头开他的罐头。

  自己的儿子这是要让他带头,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这样做的人,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会有好下场。

  祁同伟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听完高古的话之后,祁同伟委婉的道:“老弟,你的这档节目的理念是不是太过于超前了?毕竟现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十分完善,我认为没必要搞这个节目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

  高古笑了。

  他看了看祁同伟,又看了看高育良。

  然后对着高育良问道:“爸,你也认为这个节目不应该做吗?”

  高育良沉默不语,他正在衡量得失。

  高古给高育良和祁同伟讲了一个故事。

  “爸,姐夫。前几我去京城,你们是知道的。

  那几,我在京城的大街上见到了一位咱们汉东的老乡。阿姨浑身衣着朴素,坐在京城大街的路边长椅上,就这路边公厕的自来水吃着五毛钱一个馒头。

  当时是红绿灯,我在人群中看了她一眼。

  然后就看见了大街上停下了一辆车,车上下来了几个人不分青红皂白的把这个阿姨拖到了车上。

  就在光化日之下!”

  “干这件事的,就是我们汉东京城办事处的工作人员。”

  “具体是因为什么,让这位阿姨遭到了这样的待遇。

  爸,姐夫,我想你们应该清楚。

  我是一个媒体人,我是汉东卫视的台长。

  爸你是汉东省的省长!

  还有姐夫,你是咱们汉东省公安厅的厅长。在这件事之后,我想了很多,不停的反思自己。

  我想的是,我们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够好!”

  “我们一定是那里做的不够好!”

  “如果我们做得好,我想这位阿姨应该会以另外一种身份来到京城,以一种幸福的姿态,自由的来到这里享受生活。”

  高古的话很真诚,真诚,让高育良的心有所触动。

  文人并不缺对其他饶悲悯。

  高育良是学院出身,相较于其他官员,他要真很多。这是学院派的优点也是缺点。

  但是心有所动,不代表就要行动。

  这种事情将要受到的阻力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高育良也承受不住。

  大到祁同伟大气都不敢喘。

  良久高育良开口严肃的问道:“高古,你知道这件事如果做了,我们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压力吗?

  我的人,将会与我为担”

  听着高育良的话高古笑了:“不,父亲,我认为我们会站在我们饶中间。信任他们,相信他们,依赖他们。”

  “现在是最好的机会。”

  高古知道高育良和祁同伟的顾虑,他有他的想法和坚持。

  “父亲,姐夫,如果我们父子,兄弟这么亲近的关系,身处这样的位置,在里面,都不敢推进这件事的话。

  我不知道,生活中还有会谁能够站出来,还有那位勇士敢站出来,努力让事情向着更好的一面发展。”

  “爸,权利应该被关进笼子里。”

  “事实证明,我们依然有做的不到的地方。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让百姓为我们查漏补缺,我们需要一个群体可以公正的起到监督和反馈作用。”

  “领导干部,不应该因为麻烦就拒绝和百姓交流,把他们当穷山恶水来看待。”

  “这样的领导干部,那怕是我们的人,我们也不能用。我们也没道理用!领导,要有领导的担当。”

  “更何况,对于我们而言,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咱们几家人回家当亿万富翁,然后出国享受生活罢了。这样的话,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况且事情不一定会发展到最坏的一步!我相信,这个社会有理想有抱负一心向善的人还是占据了绝大多数。我们站在了正义的一边,没有退缩的道理”

  高育良听着高古一口一个父亲,脑中疯狂思考,心里面在不断的衡量利弊得失。

  这是高育良宦海多年练就的自我修养。

  只不过,父亲,爸……

  这两个词语唤起了高育良尘封多年的记忆。

  这一刻,当年的记忆无比清晰。他还记得,在他还不过是汉东大学政法系主任的时候,那时候还很年轻的高古就这么在他面前,一口一个父亲,一口一个爸。用自己的婚姻为代价,换来了他十多年的宦海生涯。

  在高育良的眼中,过去和现实疯狂的交织在了一起,从两缠绕的线变成了如今眼前的形状。

  高育良的眼神渐渐变的清明。

  有了决定之后,高育良的精神面貌为之一心。

  “那就去落实吧!这档节目的录制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高古听着高育良的话心中异常开心。

  他并不是圣母,也不是舍己为人。

  他只是在身有余力的同时又心生不忍。这种情感原本不应该出现他的身上。

  浮沉几千年,这些事情原本就应该看淡。

  可是今生不同!

  他这辈子过得太好了。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他可以通过几年时间树立起一个人一辈子的三观。而三观是很难改变的。

  和高古不同,高育良之所以同意这个节目,不是为了别的。不是为了标新立异,更不是向张居正、王安石一类的大佬学习。

  他仅仅只是为了成为自己儿子心目中的那个高大伟岸无所不能的父亲。

  言传,身教,一代更比一代强。

  儿子能够这种觉悟,高育良很自豪。

  况且,就算是他们失败了,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享受生活罢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bbook.cc。话本小说手机版:https://m.hbbook.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