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_扶贫从万界车站开始
话本小说 > 扶贫从万界车站开始 >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第三十章

  三位大姐在她这儿洗了个战斗澡,见她忙前忙后,自己的面都已经坨了,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小秦,咱们科考队在后山河滩那儿烧烤呢,你跟我们一起去吧?”短发女科考员姓宋,隐约是这三人中的带头大姐,她这么一开口,旁边两人也一起劝说起来。

  “是啊,你这面也没办法吃了,还是跟着咱们一起去吃两口吧。”

  秦小渝稍一犹豫,就将自己的饭倒给了大鹅,跟着三人一起往后山的地方走去,她还带上了前天赵大爷送来的一大瓶米酒。

  火星庙的后山不高,临河的一边有一片石滩,石滩上有些大大小小的石块,这些石块呈花白色,是从山里冲出来的,边缘都比较柔和。

  石滩下面也有着浅浅的水,还有一些小螃蟹在里面出入,在这里烧烤倒是不担心会引发山火。

  秦小渝四人过来的时候,科考队的其他人已经生起了火,架在上面的铁网上摆着两块腌过的五花肉,旁边还站着几个人,一边聊天一边串签子。

  跟秦小渝聊过不少的那位庞科考员回身看到了她,抬起手里拿着的两三根肉串跟她打了个招呼,“哟,小火车来啦。”

  他身边的老赵翻了个白眼,“人家叫小鱼!”

  秦小渝也不介意,走过去想要帮忙,却被老赵给撵走了,“这火烧火燎的活儿,女士们就不要过来了,只要等着吃就行了。”

  “你们就只用提供个木柴,提供水源就行了,我觉得这石滩外面那片山林拾掇拾掇,就挺适合搭帐篷的。”

  老庞也认同地点了点头,“的确,或许不该说是驴友,应该说是背包客或者野营爱好者,他们寻找的就是自然中的静谧,这里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火车站建了很久了啊,怎么会十年前没有呢?”秦小渝来了兴致,追问道。

  老庞闻言一愣,讪讪一笑,“也对,对你们来说,自然是希望山里越来越好才是。我这点不过是文人的牢骚,君当若磐石,嘿嘿。其实也不是没有变化的。你们那小铁路十年前可是没有的,我们要进山就得坐车翻山越岭,还不到王村就没了路,再想往里就得租驴车,在土路上吃着灰往里进,嗨,别提多痛苦了。”

  说是沉思也不尽然,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什么,只是盯着面前的景色发呆。旁边升起的篝火辟辟哩哩地响着,石滩外的树林里偶有虫鸣,她却觉得这天地之间是一片寂静,将自己渐渐在这旷野中放空……

  “对,没看到,你也没啥损失哈哈哈”,老庞狂放地笑了好一阵,接着对她说道,“这样的旅客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往往野外生存经验丰富,不需要你们多费心。”

  “嗨,不过还是得等你们厕所建好的,要不人有三急什么素质都没了!”

  “什么事?”老庞最是积极,挤开她身边的人直拍胸膛,“你尽管说,庞哥肯定帮你!”

  月亮就挂在潭对面的树尖尖上,离他们很近,一时让人分不清水中月和天上月,倒是被明月照亮的山很远,在天边重重叠叠,像是一个个沉默的巨人,正伸出手托着天。

  “不妥”,摇头的却是宋大姐,“菌床.菌种.大棚.保湿保温器都是前期投入,虽说菌菇种植周期短,可这种植中间所需的气温调节却不是老乡们轻易可以学成上手的,再说菌菇的需求量哪有那么大,你可忘了县城的蘑菇园和香菇酱了?”

  宋大姐白了他一眼,却接过来热情地招呼着秦小渝尝一尝,渐渐地烤肉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端着烤好的东西过来,围坐在这附近,大口吃肉.喝酒,随意地聊着天。

  宋大姐所说的这件事时间也不久,大约一年多前,县城的一家公司野心勃勃地推出了几款香菇酱,刚上市的时候很受欢迎,那一阵的香菇收购价持续走高,惹的不少农户都借钱上马温室大棚,县城里建起了香菇园。

  “这可一点也不好”,秦小渝苦笑道,“外面日新月异,山里一成不变,哪里好了?”

  科考队的气氛很好,不论年纪大小都能嘻嘻哈哈的,让秦小渝感觉自己回到了大学的时候,或许是怕她一个人不太舒坦,老庞悄悄地端着两盘烤鸡腿挪到了她身边。

  “怎么不可能会有?”老赵也凑了过来,他拿着一根签子指点江山,“别的不说,这景色在一些驴友中间肯定是绝境,他们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客,喜欢的不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而是能在这样的大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宁静。”

  听到她这么说,老庞瞬间骄傲起来,“这里还是我发现的,这儿的山十年前就是这样,可真好啊”

  从山上潺潺而下的河水到了这里趋于平缓,河水聚积成一湾小潭,倒映着天上的月亮。

  老庞想了想回答道,“哦,是很久就建起来了,好像是为了进山来找什么东西建起来的,可是人家没找到,这里就荒废了,你想想,这山里头又没有钱,开一趟火车就收那么点车费,还要倒赔钱的,谁会搞?”

  “小鱼你不是有逗音号么?”宋大姐身旁的另一位大姐也凑了过来,“你可以以一个背包客的身份,来这里记录下自己野营的过程,往上一发,看到的人应该就会来了。”

  秦小渝受教地点了点头,老庞却是逮到奚落他的机会,“你以为是给你那学生上课呢?还不说点实际的?我觉得吧,还是因地制宜,以现有的基础去发展比较好,山里面菌子比较多,要不就发展一下菌菇种植业?”

  老庞接着说道,“你这工作干的真不错啊,我们就进去这一段儿时间,出来就听到村长一个劲儿地夸你,说你好,说你要给火星庙建公厕啦?”

  秦小渝点了点头,其实现在小绿车的运营也一直都是有着财政补贴的,一趟车上坐不了多少老乡,还允许家禽家畜上去,这能挣的钱就更少了。不过小绿车开来开去,本就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方便这大山深处的老乡们,为了给他们一些希望,为了让他们知道自己没被放弃。

  “喝点茶吧”,科考队里最年轻的小伙子走了过来,递给她一杯暖暖的茶,茶里不知道加了什么,喝起来有些酸甜。

  而走过去的宋大姐也招呼她,“小鱼过来坐!”

  “很好看,让人觉得很安静。”

  宋大姐靠了过来,将她的那瓶米酒从地上捞了起来,“这时候喝什么果茶啊,还是要喝点酒,才能对得起这轮明月!”

  “而且一般都是有钱有闲的主儿,素质也比较高,不会做出毁坏环境的事情。”

  老赵突然反应了过来,“小秦,你可不要不耐烦啊,我们这都是些文人的牢骚,就算用不上,你也就当我们还有颗忧国忧民的心吧。”

  “好酒怎能无肉?”老赵端着一个锡纸盘过来了,里面是烤好的五花肉和大蒜,“来,尝尝锦州烧烤传人赵大厨的手艺。”

  “小秦,这风景咋样?”

  老庞开了个头,这科考队的老师们竟然都凑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给秦小渝提供了不少新思路,她连话都插不上去,只有点头的份儿。

  暖暖的茶驱走了渐渐升起的寒意,秦小渝捧着温热的茶杯,盯着眼前的景色,慢慢地陷入了沉思。

  她们在几块接临的大石头上摆上了钓鱼凳,坐在上面看风景,秦小渝也跟着坐在了旁边,立马被眼前的风景震住了。

  秦小渝因着他的豪爽笑了出来,左右看看拿起那瓶米酒给他倒了一杯,“那就好好请教下庞老师,火星庙想要致富,还是需要从老乡们最熟悉的土地上下功夫,我和魏副书记也商量过无数次了,到底在这里种什么好?”

  “不会不会”,秦小渝赶忙摇头,迟疑了一瞬说道,“其实还真有件事想咨询各位老师”

  当时人人都很看好,都觉得这是家乡崛起的新方向,这是打造地域品牌的大好机会,甚至花了大价钱在央视做了广告,只可惜上市不到三个月,各种仿品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还投资呢”,老庞往旁边赶她,“你就不要乱给小秦支招了,这山里头的基础建设八字还没一撇呢,怎么可能会有人来投资?来旅游的人都不可能会有!”

  “其实你们这里在种植上还是很有优势的”,老赵走了两步,随手从旁边的篝火桶里面抽出了一条没烧完的木条,用前端的碳在大石头上就勾勒出了整个豫省,随后在西南处画上了阴影代表山,“你看,虽说整个豫省都是种植大省,可是北边平原气温受黄河影响,气温较低,多种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而你们这里的大山挡住了北边的阴冷气流,也多长江水系,属于温带到亚热带的过渡区域,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系统复杂多变,物种丰富,其实是一块宝地啊!”

  “这点好,真是好”,宋大姐也凑了过来,“不管干什么,你们村的环境得上去吧,总不能人来了,一瞧你们脏乱差,连个正经上厕所的地方都没有,那人怎么敢来投资呢?”

  秦小渝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眼前的景色,宏大却静谧,安详又温暖,这样的月下山景与那天的浩瀚银河一样,带给她的是震撼,还有宁静。

  “……”老庞没想到她问的是如此有深度的问题,一时回答不上来,老赵却是先开了口。

  香菇酱的销量一落千丈,一是这香菇酱的配方并不难,也不像老干妈一样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二是这香菇其实各地都有种植,县城的香菇虽说是这边的特产小朵香菇,可在做成酱之后口感差异并不大;三是祖国地大物博众口难调,各地的生产商以这香菇酱为基准,调配出了更适合本地消费人群的口味;四是大企业的介入,他们生产更快.品质更稳定.铺货也更广,还将香菇酱的价格给打了下来。

  而层出不穷的拌饭酱也稀释了香菇酱的市场份额,加上县城中种植香菇的农户众多,收购价格一落千丈,不少人都亏了血本。

  “所以说,不能拍拍脑袋就上马项目”,宋大姐语重心长,“你们作为扶贫干事,更是大家的引路人,一定要慎重更慎重,我觉得要先缩小范围,像菌菇这种产量高但附加价值小的就不要考虑了,可以考虑考虑附加值高.可以打造成品牌的水果。”

  科考队一位姓李的队员接口道,“我觉得不错,你们这里的气温落差还是很大的,可以考虑西瓜.葡萄这样的水果。”

  “不过还是要脚踏实地”,老庞说道,“很多老乡总想搞个大新闻,唉,这里面的事我们见多了,用假嫁接的植物搞什么药材水果化,说什么吃了这嫁接的水果就像是吃了药一样非常有前景云云,你们可不要做这样的事,毁的是自己的名声啊!”

  “或者.”,之前拿给她果茶的小伙子犹豫了一下说道,“国家现在正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打造森林银行,我瞧着这里的山头众多,或许可以申请一下参与造林碳汇项目。”

  秦小渝和一众科考队的老师都愣了愣,“造林?碳汇?是什么?”

  经过这位小伙子的解释和秦小渝的搜索,她才明白这个新鲜东西是什么,碳也就是指二氧化碳,而碳汇指的就是通过减少二氧化碳赚的钱。

  《巴黎协定》的签订,要求各国为碳减排作出努力,可减排就意味着要关停高耗能工业项目,这是哪个国家都不愿意做的,顺应推出的就是碳交易,也就是以经济利益推动二氧化碳的吸收,鼓励各国创造碳汇,减少碳源,减缓全球变暖。

  这样的碳汇交易已经有了试点,包括造林碳汇.沼气碳汇等等,可能上线国际交易市场的目前只有竹林碳汇。

  那小伙子回忆道,“之前去省里开会的时候,听说咱们也要上马碳汇项目,增加贫困户收入了,伏牛山位置很好,毛竹.刚竹都有,你们可以争取一下。”

  碳汇交易的单价并不高,可若能将这山村周边的野山利用起来,对老乡们也是一笔生活补助,秦小渝双眼放光,赶忙用手机编了一条长长的短信,给魏副书记发了过去。

  从石滩离开后的秦小渝思绪难平,一直在想宋大姐最后交代自己的那番话,“作为扶贫干事,你们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要被大山困住了思维,认为这山中只能接下一些被县城.被大城市淘汰了的项目,这样永远只能是拾人牙慧。山里的老乡已经走了很久的老路,走到鬼打墙都走不出去,你们得带着他们走新路,这样才能真正地走出去。”

  而庞老师更是热心,说会给她们介绍来一位省农科院的专家,过来帮着看看火星庙到底适合什么,这让秦小渝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更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火星庙的蜕变第一步,公厕项目终于落地开建了!

  魏副书记和云村长还在公厕选址处办了个小小的开工仪式,邀请李工做了一番精彩的演讲。最后秦小渝也上前去跟大家一起合了影,她感觉这可能是她这辈子拍的最奇怪的照片了,可照片上的她笑的见牙不见眼,却是实打实的开心。

  李工他们请的是专业的建筑队,机器也是废了大劲从铁路或是辗转山路调过来的,项目建设处一开始被挡的严严实实,只能听见叮叮当当的声响,为了赶工期有时候晚上也会施工,倒是让一些老乡很是不满。

  秦小渝和云村长带着礼物去老乡家里解释了好几遍,可仍是有人往项目外墙上砸泥团,倒是让她很过意不去。

  云建安就是其中一个,他专程跑来火车站跟秦小渝抱怨,“那什么公厕也建的太久了吧?昨晚我都没睡好。”

  秦小渝瞟了他一眼,继续做自己的事儿,“昨晚根本就没有施工。”

  “哦”云建安挠了挠肚皮,“那肯定是之前他们晚上施工的次数太多了,我晚上做梦都梦见顿顿顿的响声,唉,好累。”

  “累?你天天干活了么,就喊累?”秦小渝摇了摇头,先前组织去贺老板公司打工的时候,云建安这个年纪也是可以去的,而他刚开始还答应的好好的,一听要离开家干活就不肯去了,说是自己下了山就头晕。

  云建安听她这么说很是不服气,“怎么?我现在干活可多了,昨日我还帮着云阿婆家浇水呢!”

  秦小渝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人还真的能行动起来,她瞧着天都凉了可云建安还穿着一件单薄的短袖,想了想便进屋拿了一叠衣服出来,“过几日工地上要招工呢,你若是能去找个活干,这衣服就都给你了。”

  这些衣物也是逗友寄过来的,里面有着全家的旧衣服,有些看上去还很新,有些则是沾上了污渍。秦小渝花了两天将所有衣服都清洗了一遍。

  她给云建安挑的都是一些大码男装,有长短袖还有冬天的外装。

  云建安瞧着上面一件黑蓝色的夹克喜欢的很,想都没想就应下来要去拿,秦小渝却是一躲,跟他再三约定才将衣服递了过去。

  公厕项目第一阶段是专业的地基和下水系统,只在村子里招了两三个妇女去做饭,而接下来的建筑阶段则是选用了本地的建筑队,建筑队会从县城带过来一部分人,也会在村子里面招一些人。

  当初李工就跟她说了,这是一种生存智慧。哪怕知道李工他们是来帮着自己改善生活条件的,可仍是有不少的老乡持反对思想,像云建安这样温和抱怨两句的是多数,可也有偏激的,认为建这劳什子公厕还不如把钱给他们,让他们多吃几顿好的。

  建筑队如期入驻火星庙,公厕的地面部分也开启了建设,秦小渝煮了一大锅二花茶,骑着自行车送去了工地,也是为了看一看云建安是不是在那里干活。

  谁知她过去还没找到云建安,却是发现一抹熟悉的身影。

  “云飞叔,你怎么回来啦?”秦小渝看到正在跟别人讨论墙根的云飞,喜出望外。

  云飞叔的头发被染了回来,果然是比之前看上去年轻多了,他瞧见秦小渝也很是开心,“我年轻的时候也干过工地,这才把活儿捡回来,就遇上了老家的项目,真是意想不到。”

  “岂止是干过”,云飞叔的工友对他都很好,拍了拍他的肩膀,“甭看阿飞只有三根手指,那砌墙的功夫可是又快又好,简直是八指墙魔,他年轻时候又长得帅,工地上负责做饭的小媳妇都爱看他,比华仔魅力都大呢!”

  云飞叔有些不好意思,推了那人一把,“去你的吧!”

  秦小渝笑眯眯地瞧着他们一起去干活,就发现刚刚过来凑话的那位工友腿脚多少有些不利索,多少明白了云飞叔为什么在工地上更自在些。

  云建安也在工地上找了活儿干,他负责在旁边看料,也的确很负责,搬了个凳子坐在那儿,眼睛瞪得像铜铃,一坐就是一天,吃饭的时候比谁跑的都快!

  而火星庙要建公厕的事情已经传了出去,隔三差五就会有别村的人过来看一看,也有别村的干部来找云村长,希望他能帮着介绍一下,而李工也已经跟两三个村子联系上了,据说已经去实地考察了。

  日子就在期盼中一天天地过去,魏副书记突然出现,竟然带来了一台老式电视。

  “这是县党校淘汰的一批电视,我瞧着还能用,就申请将它们下放各乡各村了”,魏副书记风尘仆仆,逮着秦小渝交代了两件事,又匆匆忙忙走入了夜色。

  又过了几天,火星庙的人就发现了村口的大树下多了一台柜子,柜子上还多了一台电视机,而里面正飘着白色的雪花。

  “噫,这哪来的?咱村都多久没看过电视了.”

  “有电视也不中啊,咱这儿没信号,你忘了葫芦他们家那台电视么?买回来都没看几天,好家伙,电费高嘞吓人.”

  葫芦是云村长的小名,九十年代的时候,他家不知道哪来的途径弄来了一台黑白小四方,顿时就成了村里人最羡慕的对象。

  云村长也回忆说道,“是啊,我还记得很清楚,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还是三江牌的,那时候是托了我表姨的三叔的关系,才用票子和钱换来的.”

  只可惜山里头的信号实在是太差了,那台电视费尽办法运进了山里头,就只能在晚上收到一个频道,还总是放些鬼神灵异,加上电费也很不便宜,只能忍痛又拿出去卖了。

  “现在这个电视看起来可比小四方大多了哦”,村里人只有去县城的时候见过电视,可那价格却是让人望而却步。

  “可不是,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啥时候看,我听说现在的电视剧样数可多了,要是能天天看,我都愿意睡在这儿。”

  秦小渝在树上折腾完信号锅,就听见老乡们在树下面的议论,跳下来说道,“这可不能天天看,下雨看不成,风太大也看不成,下雪就得搬去屋里头看了,咱们每天只看一个时段。”

  “啥时段?”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望着秦小渝,充满了期待。

  秦小渝拍了拍电视,理所当然地说道,“晚上七点,准时收看新闻联播。”

  围观的小孩儿们有点失望,大人们还对上次的电影念念不忘,想要看看电视剧,可秦小渝却很坚定,这台电视在交下来的时候就有它的使命——让这些老乡们睁开眼看看世界。

  村长的媳妇也很哀怨,“唉,俺听人家说,大户人家的媳妇都是天天看电视的,也不知道俺啥时候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秦小渝笑了笑,“婶子,想看一整天电视也不是不行,过几天就有个机会,从早让你看到晚,咋样?”

  “真嘞?”她惊喜地追问,“哪天?哪一天咱看一天电视?想看啥台看啥台?”

  “嗯”,秦小渝想了下,那天看那个台都差不多,便就点了点头。

  众人期待的这一天终于到来,早上五六点,习路和一帮小子就来火车站找秦小渝,希望她能早点把电视接上。

  原本这电视是要放在云村长家的,可是大家却一致说要放她这里,就连从村长家拿出来的柜子和村里公用的电线盘也都放在了她这儿。

  习路他们是昨晚从王村回来的,也是开学后第一次回家,激动得一晚上都没怎么合眼,天还没亮就蹿了出来,召集小伙伴们就往秦小渝这儿跑,只可惜却扑了个空。

  秦小渝比他们起的还早,送完车没多久就背着竹篓去赶集了,她在集上买了不少炒好的瓜子花生,还买了一大块打糕,打算回来跟大家分着吃。

  等她回到小车站,见到的就是扒拉着铁栏杆有气无力的一帮小崽子们,个个哀怨的很,“小鱼姐,咱们什么时候看电视啊!”

  “这就去”,秦小渝这次答应得很干脆,开了门就将电视搬了出来,没走多久就遇到了在路上徘徊的老乡们,他们一见到电视机就跑过来帮忙。

  “嗤嗤.”

  山里的信号不稳定,每次看电视之前就要调试一番,大树下的男女老少都盯着花白的电视屏幕,等着它能显出图像。

  “欢哧.”

  “哧□□”

  “来了来了!”一闪而过的画面让所有人都激动起来,伸长了脖子盯着那电视屏幕看。

  秦小渝也捕捉到了刚刚的信号,她手指微动,调了下连接天线锅的线,清晰的图像就渐渐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现在是清晨六点,天色还未亮起,□□广场周围已经自发聚集起了这么多的群众,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穿着自己民族的盛装,为的就是观看马上要举行的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电视机上正在回放的是当天早些时候的升国旗仪式,随着记者的介绍和摄像机的移动,一张张喜悦的脸在屏幕上出现,让火星庙的老乡们也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

  直到这时,才有人恍然大悟,今天是国庆节!

  倒也不是他们在山中不知岁月,实在是之前几年的国庆对他们来说与普通的日子没什么区别,最大的关联可能就是十一前会有县里的干部来探望老兵,给大家送一些福利。

  就在火星庙的大家愣神的工夫,镜头一转,转到了巍峨的□□城楼,自那城楼下方,走出来了帅气肃穆的国旗仪仗队,三十六名护旗手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在所有人的欢呼和注目下,从金水桥走到了国旗杆下。

  电视屏幕中,太阳从东方的天空冒出了个头,照亮了整个□□广场,照亮了一张张期待的笑脸,也照亮了那被珍贵环抱着的五星红旗之上,而在火星庙村头的大树前,恰好天上的那一片白云被风吹走,光洁明亮的太阳照在了大地上,也照亮了老乡们的眼。

  此时此刻,他们感觉自己就像是在现场,和那些抓紧了围栏.双手合十的人们一样期待着,期待着太阳的升起,也期待着国旗的飘扬。

  军乐团奏响了国歌,升旗手利落地一甩,比红日还要鲜红的五星红旗展开了全貌,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缓缓上升,画面转向了围观群众,他们有人双目通红,有人眼含热泪,有人已泣不成声,而所有人都跟着奏乐,小声地坚定地唱着国歌。

  慢慢地,电视机前面的火星庙众人也跟着唱了起来,而云村长一早就站了起来,云建安的爹也颤巍巍地站了起来,陆陆续续有不少人站了起来,有火星庙的不少老人,有从山上赶下来的老乡,也有公厕项目建筑队的工人,还有懵懵懂懂的小娃娃们……

  渐渐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他们的眼睛跟随着不断上升的红旗,嘴里大声地唱着国歌,心中涌动的是莫名的潮绪,是奔腾的热血。

  他们或行军礼,或行队礼,或双手紧握在胸`前,或捂住不断颤唞的嘴唇,或已然泪流满面

  2分07秒,这是太阳从地平面跃出的时间,也是五星红旗庄严升起高高飘扬的时间,也是所有人经历了一次心灵洗涤的时间!

  电视上的转播画面转到了别处,而电视前的众人却久久不能平静。秦小渝将刚刚所有人的表情都看在了眼里,不得不说魏副书记让组织老乡们看国庆阅兵庆祝仪式是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她感觉到有人在拉扯她的衣角,低头一看却是习路这个小鬼,小鬼头的眼周有点红,脸上却满是激动的红晕,“小鱼姐,我在学校里也升过国旗,等长大了我也要像电视里的哥哥们一样,在□□升国旗!”

  “我”,另一旁的云堂戴着红领巾,不甘落后地说道,“这学期我表现的可好了,我一定也能当上升旗手的!等长大了,我要当国旗手中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习路也得听我指挥!”

  “砰!砰!砰!”

  辉煌的礼炮震天动地,宣告着国庆庆祝大会的正式开始,再一次响起的国歌中,习路和云堂的声音格外响亮,他们俩相互别矛头,倒是将大树前这群人的热情又燃了起来,老少爷们都扯着嗓子,妇女儿童们也不落后,硬是唱出了《黄河大合唱》的气势。

  空中护旗方队让所有人大开眼界,老同志乘车方队让这山里头的老爷子们泪洒当场,徒步方队.代表队.装备方队,每一个方队的出现不但引起现场的欢呼,也引起了电视机前的更热烈地欢呼和掌声。

  在激昂的音乐中,在慷锵有力的介绍声中,在目不暇接的镜头里,在展翅翱翔的洁白和平鸽面前,所有人心潮澎湃,他们喊哑了嗓子,拍痛了手掌,甚至也跺麻了脚。

  可是他们不在乎,或者说是身体里奔流的热血.心中升起的骄傲和希望让他们无暇在意这些身体上的不适,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祖国强大了,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等到仪式结束,秦小渝见大家都渐渐平复了心情,便招呼小娃娃们帮着自己准备的东西抬了出来。

  那是一大块蒸米糕,用两张桌子才摆的下,上面点缀着红枣.五味子和芝麻,还奢侈地浇了蜂蜜。

  虽说米糕已经凉了,可甜味和米香味还是不断地往众人的鼻子里面钻,云村长在秦小渝的邀请下走上了前,不免有些疑惑,“小秦妮儿,咱这是干啥嘞?”

  “是啊,这地主家结亲也用不了这么大块米糕啊,小鱼,你是有啥喜事?”

  秦小渝摇了摇头,“今天是祖国母亲的生日,咱们豫省有个习俗,叫做咬灾。这米糕就代替生日蛋糕了,一会儿我和村长把这大米糕切了,大家都吃一口,为祖国咬灾,也祝福祖国越来越好,祝福咱们火星庙越来越好,中不中?!”

  云建安的老爹第一个站了出来,“我看谁说不中!为娘别说咬灾了,就是现在让俺这老头子为娘亲再上一次战场,俺也愿意!”

  云老爹的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可为祖国过生日这件事让乡亲们第一次感觉自己和祖国是联系在一起的,也感受到祖国越来越好,他们这些受委屈的孩儿们也不会被人放弃,日子肯定会越来越有盼头!

  香甜的米糕甜了老乡们的口,也甜了他们的心,让每个人的脸上都挂上了微笑,也让不少人感觉到了久违的悸动。

  秦小渝还准备了瓜子.花生,爽口的凉茶也端了上来,老乡们甚至将家里的午饭都端了过来,大家一起分享着,蹲在电视机前又看了一遍重播。

  没有人说要转台,也没有人再说要看电视剧或者动画片,所有人都不厌其烦地盯着电视剧,试图将每一处细节都藏在心中……

  而趁着这个机会,秦小渝也再一次播放了一部新的《反迷信宣传片》,这一次大家的抵触情绪明显少了很多,更多的是对视频上各种骗人.害人手段的议论和讨伐。

  秦小渝对这样的效果很满意,却也知道封建迷信就是根植在这片大山中根深蒂固的毒瘤,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宣传,需要坚韧不断地反复治疗,才能让它彻底消亡!

  很快小火车迎来了又一次检修,这次秦小渝没有留在村子中,她乘坐着前一日的火车去了县城。

  她之前在网上订的一些东西到了县城,想着总是麻烦王姐也不好,就想趁着这次机会过来自己去邮局取了,再进行一次大采购。

  其实距离火星庙七个多小时的县城也不是什么繁华的大城市,只不过占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发展得稍微好了一些。

  县城内的高楼不多,仅有的几座高楼也只是十来层的高度,楼宇都是采用九十年代流行的全覆盖玻璃风格,深蓝色玻璃上残留着无数岁月的痕迹。

  县里最大的商场只有两层,原本洁白的外墙上已经布满深黄浅黄的痕迹,秦小渝在里面转了一圈,客人不是很多。

  她从商场里出来,在附近的小道上看到了一家快乐奶茶店,想着难得出来一趟,带点新鲜玩意给小丫他们尝尝,可还没进去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说话的内容也让人很是耳熟。

  “我跟恁说,首都的DF乐园能去过么?里面有着全国最大的海盗船,再不害怕的人坐上去都会叫出来。”

  “我咋知道的?你哥我什么地方没有去过?那里头还有过山车.漂流,你就跟着哥混,到时候哥也带着你去瞅瞅!”

  作者有话要说:这篇文故意模糊了具体发生在哪一年,因为同一件事对很多人来说是有着不同感觉的。

  比如生活在沿海的人,可能从小就知道画展.音乐会的存在,而从小地方出来的人,可能要等出来工作了才知道会有这些事物的存在;而我说的某些现象,可能在一些人心中只是父母甚至爷奶那辈才会发生的事,在某些人那儿是小时候听说过的事,在其他人那儿可能就是前几年甚至现在还在发生的事。

  这是地域广阔和贫富差距造成的割裂感,也是网络世界经常发生争执的原因——大家的眼界不同,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不同。

  下午或者晚上会改改前面的错别字,看到更新不用点进来。

  感谢在2021-07-1715:26:47~2021-07-1814:43: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祁越棠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bbook.cc。话本小说手机版:https://m.hbbook.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