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一个煤球炉,一碗热水_我在大明一心求死
话本小说 > 我在大明一心求死 > 第三十一章 一个煤球炉,一碗热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一章 一个煤球炉,一碗热水

  当许安听说刘伯温被放归的时候,心中并不感到惊讶。毕竟历史上,就是在这一年,刘伯温被胡惟庸构陷,而被朱元璋放归乡里。

  只不过他没想到,刘伯温会因为这次盔甲谋逆案而被放归。

  许安自然是不相信刘伯温会行谋逆之事。

  只不过他一介平民,对此并没有改变的能力。他唯一可做的,只是听着朱标的牢骚。

  身为太子的朱标数次想要面见朱元璋,劝说他收回成命。但朱元璋却命朱二虎直接将他拦了下来,他一连数次,都没有见到朱元璋。

  于是他便找到许安,跟他诉说牢骚。

  “我可以去见一下吴老头吗?”许安忽而问道。

  “你难道有办法,让他说出实情?”朱标惊讶的问道。

  但许安却只是摇了摇头:“不,我只是打算给他送行。他在我来到南京后,给了我很多照顾,于情于理,我都应该去送送他。”

  朱标闻言,点了点头。

  都督府的大牢,比应天府的大牢,似乎更好些的。看起来宽敞了许多。

  “吴老伯,你们难道真的打算谋反吗?”许安向吴老头问道。

  吴老头笑了笑:“若不谋反,我为何要藏匿这些盔甲武器?”

  “也对。”许安轻声笑了笑,“可是你为何要攀诬刘中丞呢?”

  吴老头淡淡的看了一眼许安,轻声说道:“他是我们的首领,我并没有攀诬他。”

  “吴老伯,就算刘中丞被冤枉为驸马爷,那个真正的驸马,也未必能够安然无恙。”

  “你说什么?”吴老头脸色一变,急忙问道。

  “你放心,现在没人知道,真正的驸马在什么地方。”许安的确不知道所谓的驸马身在何处,不过他却很清楚,驸马也未必能够藏身多久。

  他可以拼却性命,维护这个驸马。但是他的侄子,却未必能够有这个忠心。

  尤其还是一个蒙古人。

  吴老头听到许安的话,面色方才缓了下来。他知道自己此番必死,除了那个驸马之外,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

  “我此番来,只是想跟吴老伯道歉。”

  “道歉?”吴老伯不解的看向许安,“道什么歉?”

  “若非因为我,你们不会暴露,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境况。”

  吴老伯笑了笑:“当我们开始做这些事的时候,便已经知道早晚会暴露的。这与你无关,你也不用在意。你品行良善,且才学高深,此番定能高中,希望你能够做个好官。”

  许安却是淡然一笑。

  好官吗?

  朱元璋未必会容忍他做这个好官。

  “他说了什么?”朱标见许安走出监牢,不由得问道。

  许安只是摇了摇头:“他什么都没有说。”

  他离开监牢之后,来到了正阳门。此时他摆下的热水摊,已经人满为患了。毕竟对于他们而言,能够喝上一口热水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现在这个热水摊子,每天要维持将近八个时辰。

  但这些劳工,却没有一个人抱怨。

  因为许安给的太多了。

  一两银子,足够他们小半年的生活了。现在热水摊子,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城里的百姓也逐渐习惯了每天到摊子上喝一碗热水。

  但让他们自己烧水的话,他们却又心疼了。

  毕竟这个时代,柴火实在太过于昂贵。让他们每天用柴火烧热水,实在太过于奢侈。

  他随后又来到了官造局,煤球炉是时候展现给城里的百姓了。

  王普如今已经打造出了一个蜂窝煤机。

  他将煤粉、黄土和水的大概比例告诉了宋温,让他将其混合起来。许安只记得一个大概的比例,他也不清楚,这个比例究竟对不对。

  即便不对也无妨,他们可以再接着试验。

  宋温按照许安告诉的比例,将煤粉混合之后,便开始用蜂窝煤机进行压制。

  这次只是为了试验,许安只是让宋温做了二十个的量。

  令许安惊喜的是,宋温竟顺利的压制出了二十个煤球,看起来跟他印象中的煤球并无二致。等到将这些煤球晒干之后,就可以试出它们究竟有没有用了。

  翌日,许安来到官造局,却发现这些煤球,仍旧没有干。于是许安便让宋温重新制作了二十个煤球,只不过这次减少了水的比例。

  一直到了第四天,首批压制的煤球方才干燥,而第二天、第三天压制的煤球也同样晒干了。

  许安让王普将煤球炉搬到了屋外,找来一些柴火,开始试验这些煤球。

  他首先试验的是第三天压制的煤球。

  这些煤球无论是黄土和水的比例都是最少的,也是质量最好的。

  用火引燃这些煤球相对容易一些。

  很快第一块放进去的煤球,便燃烧起来。

  许安将火势控制到最大,院里的工匠,都能够感受到火焰带来温度。许安让王普将一个水壶装满了水,然后放到了煤球炉上。

  大概一刻钟的功夫,水壶里的水便烧开了。

  “这水能喝吗?”朱标看着冒着火光的煤球炉,有些惊讶的问道。

  “当然能喝。”许安将水壶里的水倒进碗里。

  待水温降了一些,便端起来慢慢喝了下去。

  煤球的制作成本非常的低。哪怕是不熟练的宋温,一天压制一千个煤球,也是毫无压力。

  在综合了各项成本之后,可以达到五块煤球一文钱。

  对于城里的百姓而言,省着点用,也是可以用得起的。

  经过了一天的试验之后,许安发现,第三天的煤球燃烧效率最好,而第一天的煤球燃烧效率最差,但是燃烧时间却最长。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反而是最实惠的。

  朱标见到许安喝了一碗后,便也倒了一碗。喝完之后,却并没有觉出什么差异。

  甚至还能够感觉到一丝苦味。

  有了煤球,许安让百姓们都喝上热水的愿景便更近了一步。

  到了第二天,在正阳门外,人们发现多了特殊的物件。

  在上面还放着一个水壶,而水壶里不断的冒着热气。

  “这是何物?”忽而有百姓问道。

  “此为煤球炉,有了它,即便是在家里,也可以每天都能够喝上热水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bbook.cc。话本小说手机版:https://m.hbbook.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